9月2日,被稱為“鄭州樓市最嚴新政”調控政策出臺,意在進一步穩定房價,抑制、投機需求,住宅的性再一次被抑制。住宅市場調控一步步收緊,股市一直低迷。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擺在人們面前:哪里才有更好機會?
其實,已有不少人從中覓得了商機。因不限戶籍和套數,又,近年來,鄭州寫字樓項目在樓市調控之下逆勢崛起,一些從未涉足過寫字樓開發企業紛紛轉戰于此,一些者也把目光聚集于此處。此次鄭州版新政的出臺,無疑將進一步加快者“淘金”寫字樓的步伐。
最近兩年來,鄭州的寫字樓市場可謂紅火一時,大量寫字樓項目紛紛入市,遍地開花,競爭亦相當激烈,且同質化相當嚴重。
在這種情況下,者該何去何從?面對這么多寫字樓項目,者該如何“淘金”寫字樓?什么樣寫字樓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?
爭相入市
寫字樓銷售壓力大增
“當別人貪婪時,我們要恐懼;當別人恐懼時,我們要看到希望。”調控重錘頻頻砸落,住宅“去化”已成定局。面對股市過山車似的騰挪跌宕,以及過去10年翻6倍的人民幣超發量,國人的資產貶值速度令人心生恐懼。
何處安放“受傷”的資產?
遠離政策調控打壓、與國家經濟發展同步、租金日益高漲的寫字樓,初露掘金鋒芒。希望之下,大企業、大資本、高凈值人群,群雄逐鹿。
近年來,在“雙限令”影響下,越來越多的房企和者將目光投向寫字樓市場。一時間,鄭州寫字樓市場風生水起、火爆異常。
以價換量
寫字樓“淘金”機遇再現
一場關于寫字樓市場競爭的“拉鋸戰”正在進行。在這場“拉鋸戰”里,自用和客自2012年上半年便已進入觀望態勢。
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以來,不少項目密集促銷、改變銷售和開發計劃、改變產品定位,甚至改變產品形態。2013年上半年高鐵商務區部分寫字樓更是出現了“以價換量”、“零成交”的情況,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。
“由于商業地產項目‘一窩蜂’上馬,目前鄭州非住宅產品的供銷比,已嚴重失衡。”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發表著自己看法,“從2010年年底住宅項目限購以來,商業地產的價格上漲了50%以上,但從租金來看,卻比2010年以前低了很多,價值變低。”
“如今,多個項目先后封頂,市場價格低于預期,甚至出現倒掛現象。”他說,面對寫字樓的高庫存,開發企業只能通過來“跑量”,“有寫字樓項目的銷售價格僅為9000元/平方米左右,遠遠低于同區域內的住宅項目。”
我們在探訪中也發現,鄭州東站一些寫字樓相機推出了大幅度優惠措施。業內人士認為,由于市場競爭激烈,寫字樓的價格已經處在瓶頸期,接下來會出現價格上升動力不足的情況,加之大量入市產品又可供置業者精挑細選,現在“淘金”寫字樓可以稱得上是正當時。
有資深人士直言,一邊是鄭東新區嚴重“過剩”,一邊是其他區域嚴重不足,鄭州寫字樓市場冷熱不均,為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下其他區域市場,或許會吸引大量東區受阻民間資本,并迎來難得機遇。
而不少者也看到了這一機遇,紛紛出手。
“在鄭州樓市最嚴新政出臺之后,將會刺激更多消費者轉向寫字樓市場。”一業內人士表示。
“就全國而言,以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為代表一線城市,其寫字樓呈飽和狀態,已進入了一個‘后時代’。”有關認為,“未來寫字樓置業主要還看鄭州、武漢等發展中的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