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亞太地區最大體量的WeWork項目落戶中海國際中心的消息揭開了外資聯合辦公擴張一幕:在拿下44億美元融資之后,wework新增位于浦西的中海國際中心2.7萬平方米與浦東某甲級寫字樓1.5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。
wework近期的動作表明,過往以租賃廠房、倉庫等業態翻新改造成辦公室為主的聯合辦公,入駐甲級寫字樓了。多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寫字樓生態面臨變革的一個重要信號。
一名長期關注聯合辦公的業內人士分析指出,這與最近半年上海的寫字樓需求下降、業主方出租壓力有關。
事實上,對比去年甚或前年,一線城市中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的寫字樓市場供應增加不斷,只有廣州的供應量有回落態勢。以上海為例,寫字樓租賃市場新增供應量創歷史新高,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寫字樓新增供應面積高于去年全年23.6%。其中新興商務區租賃型寫字樓交易量尤為突出,2017年前三季度的成交面積達54萬平方米,是核心商務區的1.6倍。
上海部分位于核心區的老甲級寫字樓已下降到60%-80%出租率的臨界點,此時聯合辦公作為需求主力,就解決了寫字樓空置率下降一大難題。
上述業內人士認為,wework入駐中海國際中心整棟寫字樓,其實也給了寫字樓業主一個啟示,只有充分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才能提升去化率。“目前已經有業主在探索產品的更新,聯合辦公與傳統辦公各有優勢,也各有缺陷,兩者如何結合應該是從整棟樓的角度去考量。”他認為,聯合辦公營造的生活方式很可能代表未來10-20年的辦公服務需求,所以作為業主方,都需要注意產品的更新換代;業主要主動求變,為產品增加附加值,確保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互聯網思維
上述業內人士認為,聯合辦公能夠成功滲入甲級寫字樓市場在于目前的市場錯位,傳統寫字樓的產品相對聯合辦公產品在服務和配套上均有落后之處,未來市場的走向取決于寫字樓產品的更新速度及更新后的品質,以及聯合辦公的產品是否可以做出業主無法復制的核心競爭力。未來的產品必須從策劃開始就要考慮,整棟物業的產品都要適應這種辦公需求的趨勢。
一個趨勢是,聯合辦公的互聯網思維正被應用到配套服務的科技化上。比如,裸心社開發了社區APP“遇見”,此前還與浙江建工聯手,除了打造杭城首家裸心社外,雙方聯合品牌命名對外經營,共同打造服務于整個歐美金融城(EFC)的高端聯合辦公空間。此外,浙江建工將擬采用裸心社的CAAS軟件(Community As A Service)和專有技術,應用到歐美中心(EAC)、歐美金融城(EFC),構建以建筑為中心的移動社交網絡和水平后端平臺來連接租戶,為共享工作空間及場地空間提供操作后臺平臺,并將租戶鏈接到裸心全球社區。
據介紹,裸心社CAAS軟件,是目前廣泛應用于全球所有裸心社的社區手機APP,如今被更多商業地產采用。不久前裸心社的創意團隊已經正式將這一服務推向香港市場,為更多房地產和商業地產提供便捷體驗。
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,傳統寫字樓直接租給聯合辦公運營商也是偷懶的做法。從聯合辦公的角度看,靠二房東模式賺錢沒有持續性,一旦掌握物業的業主方成功做好產品換代,推出類似的一手產品,聯合辦公的二手模式就沒有存在價值。因此,如果聯合辦公運營商仍然只是二房東性質,長線投資并不被市場看好。
未來趨勢
仲量聯行華東區研究部高級經理姚耀分析指出,從wework入駐中海國際中心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未來甲級寫字樓的趨勢:聯合辦公市場非常龐大,除了傳統辦公樓的主力租戶外,目前還涌現很多新的辦公群體,比如新媒體、新科技行業等。這一波聯合辦公運營商,包括新的運營商與傳統的開發商轉做運營商,他們的擴張給了上述新的需求者很好的空間。相比傳統的辦公樓與商務中心,聯合辦公的優勢在于配套與服務,企業為了迎合新時代員工的需求,需要在辦公室融入更多新元素。
實際上,不僅是自由職業者的辦公要求,企業包括央企也會將一些團隊部門放到聯合辦公空間,因為不僅辦公方式靈活,還可以令不同的項目團隊節約成本,希望有一些激發靈感的效果。
姚耀分析了寫字樓市場三大趨勢:首先,聯合辦公項目成功的元素一定要具備一定配套、科技、規模,運營模式里面將會出現大批會員制,如果只有一個布點的話,顯然規模不夠,因此快速擴張是為了規模化;寫字樓引入聯合辦公空間可以提升財務效率。一般而言,傳統寫字樓使用率最多100%,而聯合辦公實際上可以做到使用率120%甚至更高;再次,從房地產開發商角度來看,共享效應的產生,不僅是財務上的需求,打造新型的適合北京上海的全球城市也促進寫字樓市場的變革。
目前,聯合辦公項目布局多分布于一線城市,二線城市如成都、南京也有本土品牌;運營商素質良莠不齊。
姚耀認為,如果辦公空間仍然從房地產開發商的盈利角度出發,按照這種思路去做會越來越吃力,必須要去關注終端客戶的需求。目前比較新的趨勢是:小生態難以效仿,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。
當物業生態圈最底層的租戶行為已經發生變化,加上未來聯合辦公與行業洗牌,聯合辦公項目與長租公寓規模效應等新物業形式聯合在一起,貫穿整個房地產產業鏈,打造生態圈。
上述業內人士指出,電商、聯合辦公正在改變人的行為模式,聯合辦公運營商需要迎合上述幾個趨勢。“很多新技術在滲入聯合辦公空間,個體的短時間比單位產出更高”。
市場變化,寫字樓業主方選擇引入聯合辦公的時候就需要有甄別性,聯合辦公空間反過來對業主資產管理能力也有要求,兩者是可以做到相互補充的。
上述業內人士指出,業主有能力的話,可以效仿中海國際中心,直接整棟為wework定制。“就像手機,做iPhone代工的利潤最高,不行就只能做富士康。”